

“俺家都這樣,孝順老人是應該的,以后希望她(女兒)能繼續(xù)孝順老人?!苯?,郯城縣馬頭鎮(zhèn)玉帶村“好媳婦”姜成紅的母親從高圩子黨支部書記吳艾清和何圩子黨支部書記何元濤手中接過了“教女有方”的牌匾,高興得合不攏嘴。伴隨著歡快的鑼鼓聲,這支披紅掛彩的隊伍又朝著下一位“好媳婦”的娘家前進。自“送好媳婦回娘家”活動開展以來,玉帶村累計送出“教女有方”牌匾30份,帶動全鎮(zhèn)1300余戶家庭主動參與評選。這種巧用獎懲機制選樹典型活動是馬頭鎮(zhèn)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例。 近年來,馬頭鎮(zhèn)結合村情民情,聚焦培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探索文明建設新模式,促進基層治理工作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同頻共振,實現(xiàn)好家風引領好民風,好民風潤澤好鄉(xiāng)風。 “評”先進,樹好文明實踐“新風尚”。利用文明戶評選、善行義舉“四德榜”等形式,組織群眾對社會上和發(fā)生在身邊的思想道德現(xiàn)象開展評議,舉薦身邊好人、道德模范,褒獎善行義舉、懲戒道德失范行為,評選“好婆媳、好婆婆”“好岳父母”“好鄰居”“最美家庭”“美麗庭院示范戶”等先進典型,弘揚新風正氣,推動移風易俗。創(chuàng)新開展“送好媳婦回娘家”活動,運用榜樣的力量引導群眾在參與實踐中提高道德素養(yǎng),培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fā)鄉(xiāng)村文明新氣象。 “講”事實,唱好文明實踐“主題曲”。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宣講小院、文化廣場、家庭站等陣地作用,打造“一刻鐘”“小胡同”“長板凳”“青年說”等宣講品牌,創(chuàng)新開展“夸夸我的婆婆媽”故事分享會,邀請“好媳婦”的婆婆講述她心中的孝順兒媳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好婆婆”的媳婦講述她心中的榜樣婆婆是如何和睦鄰里、照顧公婆的生活小事。讓身邊人講述身邊事,充分發(fā)揮榜樣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在全村營造“人人爭上榜、家家爭先進”的良好氛圍。 “幫”難事,做好文明實踐“微心愿”?!包c單上菜”更精準,“你需我供”更走心。馬頭鎮(zhèn)創(chuàng)新推出群眾“單點”、所站“配單”、志愿者“接單”、社會“評單”的文明實踐“四單”模式,依托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56支志愿服務隊常態(tài)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把群眾的“關鍵小事”變成“暖心實事”。 “樂”美事,搭好文明實踐“暖心橋”。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讓藝術文化“走進大街小巷”。充分發(fā)揮秧歌、小戲小曲、廣場舞、揚琴戲曲等文化自樂班作用,串聯(lián)“村BA”“村晚”“村舞”等“村”字號群眾性文體活動,讓農(nóng)民唱主角,不斷打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使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真正成為村民愿意來、留得住、有樂趣的活動陣地和精神家園。 “慶”喜事,寫好文明實踐“新畫卷”。深入挖掘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內(nèi)涵,把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活動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有計劃地舉行春節(jié)、元宵、端午、中秋、重陽慶典,引導群眾參與其中,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過程中強化愛國愛黨思想,傳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斷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如微風細雨般融入群眾日常生活,讓廣大群眾的微笑成為馬頭鎮(zhèn)“最美的名片”。(禚艷華 宋法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