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看,起針時食指要這樣繞線,走針時用力不要過大,這樣鉤出來的圖案看起來才自然……”,4月3日上午10點,蒙陰縣蒙陰街道文昌社區(qū)綜合服務中心二樓文體活動室內,一場鉤織培訓正在進行,老師蘇美榮正在一邊示范一邊講解鉤織的技巧。 一陣理論培訓結束后,學員們開始動手實操。剛開始不熟練,有的學員詢問老師,有的學員互相交流……不大的文體活動室內,嘰嘰喳喳聲中不時響起歡快的笑聲。
老師講得仔細(左為蘇美榮),學生聽得認真。 “我們社區(qū)是個大社區(qū),共有108棟樓,1.2萬居民,為增進居民之間的溝通交流,我們組織了很多文化活動,比如書法比賽、藝術表演等,但我們發(fā)現這些活動專業(yè)性較強,有些居民不是很好參與,為此我們策劃組織了系列鉤織活動?!?文昌社區(qū)黨總支書記趙陽介紹說。 趙陽介紹,清明節(jié)期間繪制彩蛋是當地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但彩蛋畫好后,一般不好拿。為此,趙陽就動起了腦筋:自己懂一點鉤織技術,以前就聽說社區(qū)有居民擅長鉤織,為何不發(fā)動一下居民鉤織一批雞蛋網兜呢?
社區(qū)居民聚在一起,交流創(chuàng)富兩相宜。 點子有了,說干就干。通過網上通知、網格員線下發(fā)動,幾位熱心“繡娘”很快到位,53歲的蘇美榮就是其中之一?!拔乙郧熬涂椷^毛衣、毛褲,也鉤過水杯套、椅子坐墊,比較熟悉鉤織這個活兒?!敝郎鐓^(qū)要做鉤織后,蘇美榮跟其他姊妹就主動靠了上來。
大家一起交流鉤織作品的款式、花色等。 為此,社區(qū)在清明節(jié)前特意組織了一次“樓宇手作活動”,孩子們畫彩蛋,大人做鉤織?!皼]想到顏色鮮艷、造型別致的雞蛋網兜織出來后,被不少居民相中了,紛紛開始訂購。”趙陽說,“受此啟發(fā),我們的思路一下打開了,社區(qū)有不少在家的婦女,我們可以發(fā)動她們走出家門,除了鉤雞蛋網兜,也可以織坐墊、圍脖、發(fā)卡,還可以織一些裝飾用的掛件、花草等等?!?/p> 思路清晰了,趙陽開始搭建平臺。“我們以黨建為引領,成立了‘共富工坊·微鉤’創(chuàng)富平臺,并在社區(qū)內招募織女?!?/p>
趙陽展示大家的創(chuàng)意鉤織作品。 消息一經傳開,社區(qū)內不少居民踴躍報名,為吸引消費者,“老師”們在授課之余,也開始認真研究鉤織技巧和產品品種及圖案。就這樣,清明節(jié)前,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文化+創(chuàng)富”項目就在文昌社區(qū)內誕生了,每天大伙兒坐在一起,一邊指尖翻飛,一邊說笑交流,不知不覺間,相互之間就熟悉了,鄰里關系也就融洽了。 趙陽說,現在她們的“共富工坊·微鉤”項目才剛剛起步,但她卻很有信心把這個項目做大做好?!艾F在我們的鉤織產品很受歡迎,下一步,在擴大隊伍的同時,還要推出更多特色產品,并開拓網上銷售渠道?!?/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