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玉杰,男,1993年出生,中共黨員,費縣石井鎮(zhèn)經(jīng)濟發(fā)展辦公室副主任。2025年3月31日,閆玉杰在山東省立醫(yī)院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臨沂市第142例、費縣第10例捐獻者,為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生命曙光,以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的奉獻精神與大愛情懷。 扎根基層,踐行為民初心 閆玉杰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總是盡自己最大力量去幫助有困難的人。自2018年參加工作以來,閆玉杰始終秉持“勤奮、認真、快速、高效”的工作準則,將責任扛在肩頭,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在負責政務(wù)服務(wù)熱線工作6年里,閆玉杰累計處理工單1.54余萬件。面對每一件群眾訴求,他耐心傾聽、積極協(xié)調(diào),力求做到件件有回應(yīng)、事事有著落,讓一張張“訴求工單”轉(zhuǎn)化為“滿意清單”,書寫有溫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憑借高度的責任感和熱情周到的服務(wù),閆玉杰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贏得了廣泛認可。他先后被評為“全縣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平安費縣建設(shè)先進個人”“全縣信訪工作先進個人”,獲嘉獎3次、記功1次。
種下希望,靜候愛心花開 2021年6月7日,閆玉杰在一次獻血時,恰逢費縣紅十字會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活動,他被志愿者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于是積極參加了造血干細胞血樣采集活動,并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醫(yī)學界治愈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非血緣配型成功的概率僅有十萬分之一,但對患者來說卻是重生的唯一希望。”閆玉杰坦言,當時想法很簡單,期待著有一天能與患者配型成功,通過自己的力量為他人的生命“續(xù)航”。 義不容辭,傳遞生命“火種” 2025年2月,閆玉杰接到費縣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并且是該患者的全國唯一供者。聽到這個消息后,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表示愿意捐獻。“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在別人處于危難時,有能力提供幫助,自然義不容辭!”閆玉杰說道。此時,閆玉杰的小女兒出生還不滿月,妻子還在坐月子的關(guān)鍵時期,但患者病情危急,刻不容緩。深明大義的妻子十分支持他,說道:“你去吧,有人比我們更需要你,我能照顧好自己,家里的事你不用擔心。”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閆玉杰很快進行了高分辨檢測和健康體檢,最終配型成功。
配型成功后,閆玉杰嚴格按照醫(yī)生的要求,調(diào)整作息、加強鍛煉,確保以最佳狀態(tài)進行捐獻。3月26日,他接到省紅十字會的通知后,立即趕赴濟南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做準備。3月31日,經(jīng)過4個小時的采集,閆玉杰順利完成了240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捐獻,他也成為臨沂市第142例、費縣第10例捐獻者。這位質(zhì)樸的山東漢子,以一場跨越生死的生命接力,傳遞著人間大愛。
談及此次經(jīng)歷,閆玉杰表示:“希望我的故事能讓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加入志愿者隊伍。或許我們的一次舉手之勞,就有可能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生命至上,愛心相“髓”。從扎根基層的民生守護者,到傳遞生命“火種”的“擺渡人”,閆玉杰用大愛之舉點亮生命之光、延續(xù)愛與希望,詮釋了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




